2009年2月15日星期日
游神
每年,新山人過年都特別長,因為他們的新年要等遊神過后,才算是真正的過完年。 這說明了一年一度的古廟遊神,是全新山華社都十分鄭重看待的盛事。 眾神出遊,到底有什魅力?令數十萬計的人參與其盛,沉醉其中,且如痴如狂? 一年比一年多的人潮,說明它的魅力非比尋常,而新山人對它的激情也是百年不變!
民眾善信,不論男女皆手執大香,加入遊神行列,誠心祈求神明賜福求平安,這個超過百年的古廟遊神慶典,牽動了全新山人的心!
說也奇怪,柔佛古廟眾神出巡,是許多新山人一年一次,非參加不可的“新年告別儀式”,幾十年來,樂此不疲者大有其人,不少人更是從少時“遊”了一次之后,欲拔不能,“遊”了幾十年,年年如是,次次都興奮莫名,激動難捺。 今年37歲的曾嘉良,自懂事開始,就參加古廟遊神,在13歲那年,開始搶抬神轎,覺得搶抬轎是十分威風、有成就感的事。 “以前我們參與遊神,一定要搶抬神轎,還要把5座神轎都抬完,才覺得真正參與了遊神。”對遊神的美好回憶,促使他成年之后加入會館,為遊神出力。 目前,他是新山客家公會遊神籌委會副主席,協助新山客家公會籌備遊神事宜。 年輕人熱衷于遊神 實際上,新山有不少好像他這樣熱衷于遊神的年輕人,一些自小參與遊神者,不管身在外地、外國,每年元宵節一過,就非得回到新山不可。 就如他認識的一位學長,已在日本定居了19年,但年年飛回新山,風雨不改的,只為了要遊神,“他曾說過,若沒有參加遊神,就會有失落感。”為了填平失落感,不管山長水遠,都會趕回來尋找那一分鄉土激情的大有人在。 既是老新山,也是詩人的小曼,充滿感情的說,“遊神激起新山人的鄉土感情,若是對鄉土沒有激情,人們在走出去之后,就不會想著回來。” 所以,古廟遊神可稱得上是新山的滋味,且味道實在,老叟咸宜。 [size=+2]活動越辦越盛大
曾嘉良:許多新山人視一年一度的古廟遊神來得比華人新年更重要,不管身在何處,都會趕回來遊神。
從老新山對遊神留下的老回憶,可以一窺時代的變遷,它也是最忠實的時光記錄簿。 到了今天,不少老新山念念不忘兒時的遊神慶典之際,也身體力行的推動延續了百年的遊神活動,希望此項活動越來越盛大、越多越多人參與、成為世界重要的民俗文化之一,最好它發熱、發光,把此項獨有的文化綿延下去。 在新山長大的陳聲洲,每一年都大力推廣古廟遊神活動,廣邀海外學者、電視台前來參與遊神,他難忘遊神獨有的喜慶氛圍。 他說,記得小時候,過年要剪兩次頭髮,“過年前剪一次,遊神之前也要剪一次,所以過一次年,要剪兩次頭髮。” 在上一代女性還在纏腳的年代,遊神隊伍中還會出現三輪車隊,“多達幾十輛,都是那些纏了小腳的老人,不方便走路,他們的孩子僱用三輪車,載他們去看遊神。”另一名老新山還記得這一幕。 與現在鱗次櫛比、滿眼都是高樓大廈的新山市區不同,從前的市區大多是店屋為主,大多人在店屋樓上圍觀遊神慶典,不比現在,許多店屋不是拆了,就是陳舊不堪,原本住在這兒的華人也輾轉散居至新山各不同的角落了! 但,每年這個時候,不論男女老少、不分階層的,仍會自發性的回到老市區,為的只是那已經延續了百年不熄的遊神。 [size=+2]百年傳統只停一次
不少老新山人都說,與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遊神相比,今天的遊神規模大得多、聲勢也十分浩大。 以前的遊神隊伍只有三四百人,現在已壯大至數萬人;以前的觀眾只有數萬人,現在的觀眾已多達數十萬人了。 新山廣肇會館會長曾振強還記得,在那個古早年代,遊神少不了印度大兄,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二戰后還沒有電流的二代,由印度大兄用頭頂著大光燈作遊神照明。 “5幫出錢請印度大兄幫忙拿大光燈、抬神轎,什么人都可以參加,喝椰花酒的印度人,甚至乞丐都會出現。” 他說,當年把兩個牛奶箱疊起來,讓印度人頂在頭上再放上大光燈,就可以充為照明之途,直至有了電流之后,才換成手執電線。 話說當年的印度大兄不是叫三美,就是叫姆都,到底要如何付錢呢?當年的5幫領導人就想到好方法,要他們憑票拿錢,今天發票,明天憑票拿錢。 海南會館會長拿督張文強也認同說,當年的遊神活動簡單得多,出錢請人抬轎拿電線,但簡單歸簡單,遊神活動還是一年又一年的舉辦下去,只停過唯一的一次。 “1942年,日軍打到來時,才停過一次,因為所有的人都躲到鄉下去了。”連最風聲鶴唳的1969年,遊神活動仍然照跑,“不過我們把神轎放在羅厘上就當作眾神出巡了。” 新山客家公會財政陳奕錦也記得,他小時候在遊行隊伍中拿大旗,一天賺5令吉,讓他高興得不得了。 問遍老新山,沒有一個人知道遊神是在哪一年開始的,他們只知道,自有記憶以來,就有遊神的存在,而他們的童年回憶總是與遊神分不開的。 [size=+2]5位神明來歷
古廟供奉代表五幫群的5尊神明,依照百年不變的請神出廟次序排列:趙大元帥、華光大帝、感天大帝、洪仙大帝和元天上帝。
●古廟供奉5尊神明,代表主神的元天上帝(潮洲幫群),據說,元天上帝即玄天上帝,因為清朝康熙皇帝的名字為玄燁,所以才會把玄字,改為元。 玄天上帝原為北極星神格化,以前的人相信北極星是治天界的神,權力很大,如今民間也稱祂為上帝公、上帝爺或帝爺公,也叫做真武大帝,是道教主神之一。 屠宰業者大多供奉上帝爺,同時許多人相信祂對消弭火災,有特別專長。 ●洪仙大帝(福建幫群),是新馬才有的本土神明,中國沒有這個神的記載,部分學者認為,祂與以前的私會組織洪門有關,但可靠性不大。 祂也被稱為三腳白虎,相傳早期華人南來開拓時常常發生老虎傷人事件,拜了洪仙大帝之后,虎患才減少。 ●華光大帝(廣肇幫群),又名二郎神,有三只眼睛,神通廣大,能在天地風水火中穿行自如,搭棚業、陶瓷業、武師等行業都拜他為祖師爺。 ●感天大帝(客家幫群),即許真君,又稱慈濟真君或許真人,相傳他有以靈丹點瓦礫成金的本事,救了許多貧苦的老百姓。 ●趙大元帥(瓊幫群),又名玄壇爺,相傳祂是民俗小說封神演義中的趙公明,由于祂負責管招財、招寶、利市、納珍4位真神,所以又被稱財神爺,“五路財神”或是“五福神”指的就是這5位真神。 [size=+2]民間自發籌辦活動
今年85歲的洪鼎鎮(細),10歲起就參與遊神,小時記憶的遊神規模與現在數十萬人的規模差遠了。 他說,遊神的源起應該是慶豐收,“以前的人都希望來年能夠風調雨順、豐收年年。”他也是福建會館永久名譽會長。 追溯戰前的遊神,他記得那時的遊神隊伍皆雇人持著玻璃紙包著的竹制四方燈,內點蠟燭,四方燈上都寫有當年的土產,如胡椒、甘蜜、黃梨、樹膠等和五谷粗糧的名稱,應該是慶祝豐收的儀式。 新山中華公會理事會秘書葉汶鑫說,以前的遊神隊伍中還有標車、標旗,福幫和潮幫會派出俊男美女來拿標旗,標旗上吊著汽水、黃梨和一些農產品。 “以前的人在神轎經過時會放鞭炮,鞭炮一響,龍、獅就要不停舞,直至鞭炮響完,很花時間。” 現在抬神轎的印度大兄、大光燈、各種土產四方燈的情景已經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盛大、莊嚴,全新山人都忘情投入的遊神嘉年華。 儘管遊神的形式、規模都變了,百年不變的卻是眾神出遊背后裝載的民族精神。 超過半個世紀來,遊神活動屬于民間自發性行動,不論是人力、財力,乃至經費的籌措,都是由華社自行承擔、自發分工。 由新山中華公會和柔佛古廟管委會負責遊神活動的策劃和協調工作,而5大幫群,即5大會館則出錢又出力,組成遊神隊伍、安排抬神轎、護轎組等等工作。 各會館之間超過百年來的合作,也代表了新山華社恪守著百年來不變的精神:協商和團結。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